《士兵突击》里,男主许三多蜕变之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。
在现实生活中,就有一个类似于“许三多”的人,他甚至比电视里演得还要厉害。
军旅生涯三十多年,在2017年7月28日,被授予了八一勋章,成为仅有的获得该奖章的一级军士长。
不仅如此,从军多年的他更是有着“兵王”这样的独特外号,两次退伍被部队召回。
那么此人是谁呢?在他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?
重返部队展开剩余92%1999年年底,正在老家驾校工作的王忠心在回家之后接到了一份神秘的电报。
打开电报,只见上面只写了四个大字“即刻归队”。
尽管王忠心真正过上“老婆孩子热炕头”的日子才没多久,他对此十分珍惜,但是当他看到这四个字的那一刻,感觉全身都热血沸腾了。
那么,让王忠心归队是归什么队呢?为什么王忠心如此激动?
事实上,这封电报是从当地的部队中发出。
回顾过去十多年的军旅生涯,王忠心在回归家庭的这段日子经常感到有些不尽兴。
直到这一刻,他知道,属于他的遗憾终于有机会弥补了。
但是王忠心很内疚,毕竟从军的时日中,对家庭很是亏欠,常常靠着妻子一人操劳。
好在对于他重返部队这件事全家人都特别支持,妻子还特意叮嘱他不必太过于担心她们,只要干好自己的即可。
有了这番话,王忠心彻底放下心来,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国家的建设中。
其实,在部队中,对于他这样的“全能型”选手还是比较缺乏的。
部队要培养新人,带兵的人既要有教书育人的能力,自身的专业也一点儿都不能差。
而作为召回名单中的第一个,王忠心此次返队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给大学生干部讲课。
这件事对于王忠心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
他只有初中学历,虽说后面考上了士官学校,可是毕竟和正儿八经的在全日制学校读书不太一样,他的心里非常惶恐,生怕能力不够。
为了做到完成好部队里下达的此项任务,王忠心每天备课很多遍,保证每一节课的内容都倒背如流才敢休息。
战友都说他在授课过程中语言格外流畅,简直与日常不善言辞的他判若两人。
一年又一年过去,王忠心从一个炮兵变成了大家口中人人称赞的“王教授”,培养出上百位相关专业的人才。
对于王忠心来说,能够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比什么都重要,哪怕名利放在他的面前,依旧能够不为之动摇。
尽管这么多年王忠心身处要职,可是基本上不是因为时机不对,要么就是缺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原因,一直没能提拔晋升。
一直到他第二次退伍之际,部队为了留下他,这才启用了少有的“一级军士长”。
就连王忠心自己也没想到,当初年少时一个快速的决定,竟然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。
参军的契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,在安徽省休宁县的一个小山村里,王忠心出生了。
要知道,当时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不如今天这么发达。
不仅如此,许多地方闭塞、贫穷,人们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大山里。
而王忠心家的情况基本上也是如此。
俗话说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。
平日里他们村的人都以种地干农活为生,如果运气好,就能多成收几亩地,运气不好的话,只能饿肚子挨着。
在这种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满足的现实窘境中,别提上学读书了,王忠心大字都不识几个。
不过即使生活条件不好,好歹相关政策宣传到位,“读书改变命运”也是刻在村里人心里的一句“真言”。
所以在王忠心十岁那一年,全家人终于咬咬牙卯足了劲儿,把他送进了学校的大门里。
可是还没上了多久,家里实在是没有能力供他读书了。
那个时候王忠心也已经初中毕业了,他只好歇了继续上学的念头,回到家中帮着家人种地干活。
多年以来书香的气息,早就影响了王忠心的心智。
王忠心心里清楚得很,假如一直继续这样的生活,那日子一眼就能望得到头,以后不会有任何改变以及出路。
这让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小小的外出梦想。
当时,村子里不是没人外出打工,王忠心的同村好友在广东落脚之后,回村邀请他一起去广东打工。
毕竟在上个世纪,有了开放的环境的依托,广东那块儿就像是聚宝盆一样,到处都是机遇。
不过,王忠心在心动之后并不打算离开。
因为他身为老大,尚有许多事情需要他亲自去照料,他也不忍看着年迈的父母一把年纪了还得辛苦劳作。
而不久之后,又一个机遇再次摆到了他的面前。
王忠心的同村老友在参军休假期间回到了家乡,对方给他讲述了在部队中的种种,激起了王忠心那颗沉寂已久的内心。
况且在得知参军还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的时候,王忠心对部队生活开始有了向往。
正巧国家本就有征兵的计划,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之后,王忠心决定报名参军。
也许他本就是这块儿料儿,从报名到审查,再到体检,一切流程进行地格外顺利。
终于在1986年的年底,王忠心一脚踏入了当地的部队中。
部队生涯不过起初,王忠心在部队里的日子并不好过。
几乎和所有的新兵一样,到达军营以后要经历长达几个月的高强度训练,很多新兵蛋子都坚持不下来,觉得跟噩梦一样。
除此之外,王忠心被分配到了二炮兵营,每天面临着许多全新且未知的东西。
诸如电路图、开关、按钮、电缆接头,许多内部构造需要王忠心去研究清楚,否则没有办法进行接下来的工作。
即使这些东西对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王忠心非常难,可是为了不被部队淘汰,以及为了自己的未来,他只能拼一把。
事实证明,努力是有回报的。
王忠心不仅顺利完成了班长交代的任务,而且还利用训练之外的空闲时间学习,成为整个营队里面唯一一个从初中跨越到二炮士官学校的人。
在此后,王忠心更是接到了“重量级别”的任务,他被派往某设备发射测试任务中为这一颗即将发射的设备进行检查。
说实话,这个任务看起来十分容易,可是每一个关键的步骤都紧密关系到最终的任务能否成功,甚至这个岗位仅次于发射之后的“二号”之位。
就在发射准备进行,等待准备结果的这一刻,所有人的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儿里,注意力全放在王忠心身上,生怕有什么问题。
恰恰相反,王忠心已经紧张了无数个日日夜夜,此时此刻的他反而格外淡定。
只见他手起,分解、联通电源、测试等动作一气呵成,就像之前上千次的训练一样。
2个小时后,测试一次性通过,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。
3天之后,该设备便可以成功发射了!
在王忠心的军旅生涯中,像这样的任务他接手了不止一次,关于某设备技术方面的问题更是亲自参与并成功解决了130多件。
在他所在的部队中,每每战友遇到难题,都会向他寻求帮助,是当之无愧的技术人才。
不仅如此,王忠心这些年为了避免出现差错,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钻研。
有人说,他的眼睛比高科技设备还要牛,仅凭借肉眼就能判断保护系统跳闸、连接断开等问题。
这些年,王忠心还把自己的经验与本领转化为学术成果,编写了《测控专业故障分析》等书籍。
这类书籍被作为军事人才培育的基础性教材,至今仍然大有用处。
1999年,王忠心顺利结束了部队生涯,在退伍之后回到了家乡的一家驾照里工作,工作之余依旧不忘当时的技术。
很难想象,假如没有第二次的应召回队,王忠心未来提起来会有多么的不舍。
王忠心两次入伍,实现了自我的突破,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。
从乡村少年,到优秀的发射手,到尊敬的王教授,再到授予八一勋章的一级军士长。
王忠心的路不止是在为自己走,更是在为人民和国家走。
对此,大家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
发布于:山西省点搭网配资-十倍杠杆股票-哪个平台买股票好-配资在线炒股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